详情

后山街的石板路~

江夏话题 40584阅读
热线小编
热线小编Lv.19楼主+关注
2019-03-13 15:13 来自湖北
位于金口花园社区,古风犹在余韵仍存的石板路,是历史的见证者。借着三月的春风,我慕名前来此地感受一二。

两个大爷正聊着天,这种不言自明的亲近肉眼可见。在三月,阳光、温度、空气与闲聊的人之间构成的画面,真好。

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,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“日出而起,日落而息”的节奏。年岁的增加,履历的丰富,对着社区内各家居民的了然于心。是老人家与石板路一同的见证。在都市生活,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记着电话号码,并备注姓名。在石板路旁居住生活的人,即便有一打的“张大哥”,也绝不会因之而认错人。

石板路很安静,鲜少听到聒噪之声,错落有致的房屋,阳光如棉铺满外墙,城市中的拥挤感不复存在,这是江南人对于空间充分合理运用的大智慧。踏足在这如铁轨一般驶向远方的石板路上,一种安逸之感袭上心头,我此刻恰似轰隆而至的列车。哒哒哒~


听着陌生的脚步声,老人家从富于古韵的房子里,探出身子。朝我望了望~这是种略带疑问的眼神。我忽然间想到,之于后山街,我不是归人!在这里生活居住的人,交流不再依托于语言,往往一个眼神,便能读懂对方的心思,往往一个脚步声,便能稳坐在家中,呼喊起走在石板路上的人的昵称。在面对面一起生活于花园社区里的人,是不必通报姓名的。


古老的建筑上,“危房,请勿靠近”的标识猛戳着双眼,一方面,我想伸手触摸这些独具历史感的“活化石”,另一方面,我又耽于成为一个不守规矩的外来人。

我踏在前人一定踏过的石板路上,走在他们也曾匆忙小跑避雨的路上,这一刻,过去,现在,没有了时间的刻度。


这种古与今混合所成型的房屋,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尽管特别,但是韵味不妥。人为的改造是出于居住安全的考虑,只是没有了原味的老房子,欣赏起来,如同嚼腊。


老人家徘徊在这再熟悉不过的石板路上,低头不语想着些什么,有的正端坐在门前修补着渔网,有的正在晾晒着衣服,有的正在院落内采摘着菜薹……我走过其间,很多家房门大开的屋内,目之所及处的装饰,有着高度的默契——已故亲人的遗像,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对联(出于尊重,我未将图片贴上来)。

老式建筑风格下泛黄的房屋,被两旁的水泥房协力夹击着,显得如此突兀。是否,有一天?它将没有能力抗衡历史的大势,消失在某时某刻。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6 91
城市通